民用客機率先使用了自動降落軟件,現在大多數商用飛機的降落都是由軟件完成的。從十幾年前開始,飛行員很少需要干預降落過程,自動降落很受飛行員和乘客的歡迎,自動降落更加精確和柔和,比如乘客很難感知到飛機起落架何時與跑道接觸。
雖然軟件控制的著陸系統已經出現了幾十年,但在移動的航母上降落要比在機場上著陸復雜得多,處理航母降落需要更強大的硬件和軟件。盡管如此,美國海軍一架X-47B無人機還是在2013年首次實現了航母降落。
4.6噸重的蒼鷺TP還配備了遠程自主操作系統,當無人機操作員在遠處通過衛(wèi)星鏈路響應機場交通管制指令時,該系統可以實現自動起降,還能夠處理額外的導航傳感器和電子裝置,這些裝置符合北約STANAG 4671標準,允許無人機在商業(yè)空域運行。
STANAG 4671已經成為世界標準,德國軍方的蒼鷺全部換為蒼鷺TP時,他們可以將蒼鷺TP的基地設在德國。多年來,德國將其大型無人機的基地設在以色列,那里的基地費用更低。德國的無人機操作人員和維護人員都是在以色列接受培訓的,而且以色列的氣候和地理環(huán)境與德國蒼鷺在海外的作戰(zhàn)地點比較相似,德國的飛行條件普遍較差。
蒼鷺由IAI(以色列航空工業(yè)公司)制造,而以色列另一家公司Elbit則生產類似的赫爾墨斯無人機。1.6噸重的赫爾墨斯900也有類似的STANAG 4671軟件和設備完成飛行測試,因此赫爾墨斯900將獲得在商業(yè)空域運行的認證。瑞士是赫爾墨斯900的第一個外國客戶,而這一銷售得益于STANAG 4671的能力。
以色列空軍從2013年開始使用赫爾墨斯無人機,此后有8個國家購買了赫爾墨斯無人機,主要是裝備在近海巡邏的900型。例如,冰島使用赫爾墨斯來巡邏其大面積的、經常是陰天的近海區(qū)域,那里有大量具有商業(yè)價值的魚類。這些漁場是冰島的主要經濟資源,外國拖網漁船經常會試圖偷偷摸摸地帶著一船非法捕撈的魚離開。
使用有人駕駛的飛機進行漁業(yè)保護的成本要高得多。在過去的幾十年里,機載傳感器的能力越來越強,而且體積小、重量輕、價格低?,F在可以派出無人機,用雷達和其他傳感器監(jiān)測近海水域。Elbit公司率先在赫爾墨斯無人機上使用了高性能的傳感器,出口銷售的大部分是用于近海巡邏,符合STANAG 4671標準的問題不大。
蒼鷺是以色列軍方的主要裝備的大型無人機。1.2噸級的蒼鷺1號于2005年服役,2014年,升級后的1.45噸級超級蒼鷺服役。這種型號使用了功率更大的柴油發(fā)動機,115馬力提升至200馬力,將巡航速度提高到每小時210公里,提供了更快的爬升速度和更強的機動性。
蒼鷺1號與MQ-1捕食者無人機非常相似,對買不到MQ-1的外國客戶銷售很好。德國、印度、土耳其、俄羅斯、法國、巴西、薩爾瓦多、美國、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都曾經購買、租賃或授權生產過 蒼鷺。與Elbit赫爾墨斯無人機的競爭使IAI和Elbit都對新的發(fā)展保持警惕。
因此,小小的以色列是大型無人機的主要(字面上)開發(fā)商和制造商,也是大多數符合STANAG 4671標準的無人機的來源。